- <\/i><\/a><\/li>
- <\/i><\/a><\/li>
- <\/i><\/a><\/li><\/ul>
<\/a>用微信扫码二维码<\/p>
共享至老友和朋友圈<\/p><\/div><\/div><\/div>
1951年9月中旬,毛主席自费约请亲表兄文梅清等人赴京参与国庆活动。<\/p>
文梅清的爷爷文芝仪便是毛主席的外祖父。文芝仪和妻子贺氏,生育有3子3女,长子文玉瑞的第三个儿子,便是文梅清;三女儿文素勤的长子,便是毛主席。<\/p>
与文梅清一同到北京见毛主席的,还有毛主席的堂兄也是他的私塾教师毛宇居,以及毛主席的发小、从前的救命恩人张有成。<\/p>
国庆节那天的上午9时,中央办公厅的工作人员派车将文梅清、毛宇居、张有成一同接到了天安门,组织他们坐在广场左边榜首观礼台,观看国庆隆重仪式。<\/p>
谁知,庆祝活动开端后不久,文梅清就勃然离席,回了招待所。<\/p>
毛宇居、张有成参与完观礼活动回到招待所后,就问文梅清为何忽然离场。<\/p>
文梅清气地说:表弟分明请咱们三人来北京参与观礼活动,却把咱们组织在广场旁边面的一个矮台子上,咱们三人是不是应该组织在城楼上?最气人的是到了开大会的时分,那些人都举手高喊“毛主席万岁”。我很气愤。为什么把我晾在一边,至少也要喊千岁吧,这些人太不明白礼节了。<\/p>
毛宇居、张有成哭笑不得。传闻此过后,毛主席笑了,他与表兄文梅清谈心长谈后,文梅清才意识到自己的确不应有那些旧观念,思维转过弯来了。<\/p>
1959年6月25日,毛主席回到离别32年的故土韶山。第三天,也便是27日,文梅清到韶山招待所一号楼看望了表弟毛主席,相聊甚欢,并合影留念。终其一生,文梅清一直在韶山当农人。(刘继兴)<\/p>
<\/p><\/div> - <\/i><\/a><\/li>
1951年国庆时,在观礼台上的他愤而离席
<\/a>0<\/a><\/div>
共享至<\/span>